顯示具有 HKDSE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HKDSE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3月28日 星期三

文憑試聆聽卷小貼士(五個足以置你於死地的錯誤)

明日首屆文憑試中文聆聽考試,筆者總結過去公開考試的經驗,以下的錯誤最為常見:

1. 收音機接收有問題,來不及入特別室
遇上「進攻型」收音機,鄰座考生收音機可能會大受影響,因此考生宜在開考前十五至三十分鐘開始調較收音機,接收有問題便應舉手要求去特別室。

2. 題目要求填滿空格,卻變成打剔
有時考生因為過分緊張,忘記根據題目指示回答問題。考評局的選擇題一般有兩種格式,一是打剔,一是填滿空格,考生搞錯的話隨時整個部分失分。考生亦可以在考前一日做一做往年的試題,熟習格式。

3. 忘記在限時內貼條碼
要在考試時間內張貼條碼是第三年實施, 因此考評局絕對有理由對忘記貼條碼的考生扣分。考生可以在考前留意答題簿的封面,該頁會標明考生應在哪些頁面上貼條碼

4. 在綜合能力時段內修改聆聽卷答案
綜合能力時間遠較聆聽緊迫,即使是修改聆聽答案,亦應只花一、兩分鐘,或者在完成綜合能力卷後

5. 忘記帶準考證、身份證
犯這些錯的人,死不足惜 :P

延伸閱讀:
末代高考試卷較以往淺易 對DSE中文科有何啟示?
高考UE作文 - 究竟是家長還是朋友的意見最好?
Proof-reading小秘訣:留意動詞與連詞的關係
中學文憑試成績公布後的上訴程序
JUPAS大學面試小錦囊(履歷篇)
四個改善你英語水平的iPhone Apps
操Past Paper心得



2012年3月27日 星期二

高考UE作文 - 究竟是家長還是朋友的意見最好?

今日高考英文作文,不少人都爭論其中一條題目 ﹣究竟選擇大學教育應跟從父母還是朋友的意見較好。其實這條題目對考生並不公平,因為一般高考生都沒有經過大學洗禮,但筆者認為卻帶出了一個重要信息。

其實,大學生活和中學最大的不同在於自由度。經過大學教育,學生不少都會投身社會工作,因此計劃大學生涯要考慮的事項遠比中學的多,這是高考生須注意的。筆者覺得,最清楚自己能力和性格的,大概只有自己一個。即使朋友和自己背景可能較為相近,性格的不同也會影響大學生活的計劃。例如,不少同學都會跟隨朋友「上莊」,但如果上莊這活動不是自己所好,最終也只會不歡而散,這是不少香港大學生面對的問題。考評局可能就是看準這一點而訂下題目的。



延伸閱讀:
末代高考試卷較以往淺易 對DSE中文科有何啟示?
Proof-reading小秘訣:留意動詞與連詞的關係
中學文憑試成績公布後的上訴程序
JUPAS大學面試小錦囊(履歷篇)
四個改善你英語水平的iPhone Apps
操Past Paper心得



2012年3月25日 星期日

末代高考試卷較以往淺易 對DSE中文科有何啟示?

高考中化科剛剛完結,不少考生反映題目較預期容易,實用文部分題種為建議書、公函及演講辭,而閱讀理解的焦點則在於有關投訴文化的一篇文章,不過新穎題種依然不多。較為令人意外的,可算是文化題中有關群己關係的問題以及聆聽部分佔16分的「新型四式判斷」。

試卷要求考生判斷陳述句子屬於論題、論據、分析還是不相干,每題八分。對於DSE以及高考考生來說,這些題種從未出現,但筆者認為這就是令考評局分出最優秀考生的關鍵。

但考生可以怎樣應對?筆者提議考生嘗試為「論題」、「論據」等詞下一些較清晰的定義,然後再判斷題目句子是否符合這些定義。例如,「論據」比「分析」應帶有較強烈支持作者看法的色彩。

總括來說,考評局的題種部分每年都會有改變,冷靜應對永遠都是最佳的做法。

延伸閱讀:
考評局對HKDSE英文練習卷透露的玄機(一)
Proof-reading小秘訣:留意動詞與連詞的關係
中學文憑試成績公布後的上訴程序
JUPAS大學面試小錦囊(履歷篇)
四個改善你英語水平的iPhone Apps
操Past Paper心得


2012年3月23日 星期五

八成末代高考生感被忽略

面對新舊學制交替,學友社昨日公布的調查發現,末代高考生的壓力評分達7.7分(最高10分),不但高於2年前末代會考時的7.2分,也較文憑試生的6.9分高出逾一成,有八成高考生認為被社會忽略,缺乏學校關注。學友社指出,學校資源偏重於支援首屆文憑試生,末代高考生缺乏指導,易感到混淆,增加無形壓力。

社方的學生輔導中心郭文芳表示,曾有高考生查詢「內地免試」、「E-APP」等系統,是否不適用於舊制生,但事實是這些新措施同樣適用於末代高考。由於學校的資源人手又集中於新制,中七生難以掌握資訊,在兩制比較下就易感到被忽略。學友社建議高考生應理解學制有別,減少與新制比較,免因落差產生額外煩惱,也呼籲社會提高對他們的關注。

指學校資源偏重首屆文憑試
學友社於2至3月期間透過問卷調查訪問全港共1160名高考及2450名文憑試考生,發現若以10分為最高,高考生的平均壓力達7.7分,較文憑試生的6.9分高0.8分。高考生當中,八成人認為轉制為他們帶來額外壓力,78.5%認為社會對末代高考生關注不足,另認為壓力來自出路及自我期望則各有44%。

面對新舊制轉變,更有77.8%高考生認為,若入讀「聯招」以外的院校,日後需與新制生同年畢業,感覺不公;逾六成高考生望得到教育局或學校在應試及升學方面的支援。同時,由去年9月至3月中旬,學友社接獲137個來自高考生的求助電話,較上學年同期114個升兩成;文憑試生則為145個,反映今屆高考生較以往較早關注及計劃出路。

逾四成人壓力來自出路及自我期望
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副總幹事吳寶城提醒,無論是高考或文憑試生,在應試前都要熟讀考生手冊,了解試場位置及交通,並切忌試前通宵溫習,影響精神。在應試當天可預早15至20分鐘到試場,勿於試後討論答案影響往後信心。

家長也勿將個人期望強加於子女,並應與他們一同留意「聯招」以外升學途徑,適當調整個人期望。社方也考慮在放榜期間,首設24小通宵輔導熱線幫助兩批考生。

(明報 ﹣ 八成末代高考生感被忽略 3月21日)


延伸閱讀:
考評局對HKDSE英文練習卷透露的玄機(一)
Proof-reading小秘訣:留意動詞與連詞的關係
中學文憑試成績公布後的上訴程序
JUPAS大學面試小錦囊(履歷篇)
四個改善你英語水平的iPhone Apps
操Past Paper心得


2012年3月15日 星期四

《泰晤士報》排名 港大全球位列39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昨日公布全球百大大學名氣榜,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及英國劍橋大學分別排首三位,排名與去年一樣。而亞洲區以日本東京大學排名最高,在名氣榜排第八位;至於香港共有三所大學上榜,分別是香港大學、科技大學和中文大學,當中以港大排名最高,排三十九位。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的百大大學名氣榜去年首次公布結果,名氣榜是以大學教授對各院校的觀感作排名,去年四月至五月訪問了一萬七千五百多位來自一百三十七個國家的大學教授,較一年的教授訪問數目多超過三成。受訪教授來自科學、工程、社會科學、醫學及文學等多個學科範疇,並按他們的專業,每人推舉最多十五所名氣最高的院校。

結果顯示美國有最多學府躋身百大,共四十四所,當中七所大學入圍十大。首三位分別是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及英國劍橋大學,排名與去年一樣,是全球名氣最高的學府。雖然排名與去年一樣,但結果顯示院校的得分拉距比去年大。
亞洲地區方面,日本有五所大學躋身百大,是最多入圍學府的亞洲國家,當中日本東京大學排名最高,與去年一樣排第八位,是十大中唯一一所來自亞洲國家的學府;而新加坡國立大學排二十三位。

本港則有三所大學躋身百大,是繼日本之後,有最多大學入圍的亞洲城市。與去年相比,今年入圍的三所大學其排名均比去年高,當中以港大的排名最高,由去年四十二位升上三十九位,科大則連跳近三十級,由去年九十一位升上六十三位,去年未有參與的中文大學,今年排八十二位。而內地有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入選百大名氣榜,分別排三十及三十八。

今年躍升近三十位的科大回應指,對排名感到欣喜,認為這反映大學的教研成就取得國際高等院校及學者的廣泛認同,肯定其國際化的成果,又認為排名有助院校作自我檢討,追求完善。
港大回應指,每個排行榜均有其獨特的衡量因素及參考資料,港大將參考不同排行榜的結果,繼續事事追求卓越。中大則回應指,不同排行榜各有不同的評分準則,因此產生不同的排名結果,又指將繼續提供優質教育,培育人才。

(星島日報 ﹣ 《泰晤士報》排名 港大全球位列39 2012年3月15日)

延伸閱讀:
考評局對HKDSE英文練習卷透露的玄機(一)
Proof-reading小秘訣:留意動詞與連詞的關係
中學文憑試成績公布後的上訴程序
JUPAS大學面試小錦囊(履歷篇)
四個改善你英語水平的iPhone Apps
操Past Paper心得


考評局對HKDSE英文練習卷透露的玄機(一)

考評局終於舉行了HKDSE英文練習卷的分析簡報會,不過由於報告內容有點複雜,一般考生未必明白。本blog會一連數天分享幾題考生最困擾的題目,希望能幫助考生在考場作出正確選擇。

(報告來源:http://www.hkeaa.edu.hk/tc/hkdse/hkdse_subj.html?A1&1&2_17

問題一:我應該在Paper 1和 Paper 3選擇Section B1還是B2?

答:考評局早前供布選擇Section B1的學生最多只能在該卷得到Level 4的成續,現在再供布Section B1分數轉換為B2分數的conversion factor,供考生參考:

Paper 1: 0.652
Paper 3: 0.735

即是說,如果考生在Paper 3 Section B1中得到26分,即等於在Paper 3 Section B2中得到26*0.735=19分。若考生不肯定自己應否選擇Section B1或B2,可以嘗試在練習時做齊Section B1及Section B2,再用conversion factor估計自己會在Section B1還是Section B2取得更高分數。

不過,考生應注意三件事情:

1. 這兩個conversion factor有機會在每次考試中改變,即是說,這兩個conversion factor未必會與真正考試時的一樣。 考生應在考試時用兩分鐘左右時間看一看兩個sections的題目和篇章,如果估計自己在Section B2的分數會遠低於conversion factor的比率(例如認為自己在Paper 1 Section B2的分數只是Section B1的三至四成,遠低於conversion factor的0.652,或65.2%),才應選擇Section B1。

2. 坊間的練習的深淺程度和考評局的試卷有不少出入,因此考生不可以在做這些練習卷盡信conversion factor。例如有些練習卷的Section B2會遠較考評局的艱深,這樣可能會令真正適用於該卷的conversion factor遠低於考評局是次報告提及的

3. 選擇Section B1的考生最多只能在該卷取得Level 4,因此即使考生在Section B1取得的成績,轉換為Section B2的分數後比Level 4的標準還要高,也只能取得 Level 4

延伸閱讀:
Proof-reading小秘訣:留意動詞與連詞的關係
中學文憑試成績公布後的上訴程序
JUPAS大學面試小錦囊(履歷篇)
四個改善你英語水平的iPhone Apps
操Past Paper心得



2012年3月14日 星期三

企會財練習卷考生表現欠佳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公布文憑試企業、會計及財務概論科練習卷的考生表現,其中因財務狀況表而被指撰題有誤的題目,報告指考生未有充分準備財務狀況表,建議考生多加注意。企會財關注組認為,考生表現欠佳,反映撰題有誤。

考評局共選取十所學校共三百四十五名考生的企會財練習卷,其中一百七十六人選答卷二「會計單元」。

對於曾被指試題出錯的練習卷第九題,要求考生為有限公司編製「財務狀況表」,考生表現未如理想,不少考生未能正確利用「非流動負債」,故未能正確計算財務成本與保留利潤,認為考生未有充分準備財務狀況表,建議考生多加注意。

曾質疑題目實際要求是「資產負債表」的企會財課程關注組召集人麥肇輝指,報告不能排除考生被題目誤導,而未能準確答題。關注組早前約見教育局首席助理秘書長(課程發展)張國華,麥肇輝指,當局已接納發出教學指引的建議,最快在八月起提供給教師,並適用於下屆文憑試考生。

資料來源:《星島日報》﹣企會財練習卷考生表現欠佳 2012年3月14日

延伸閱讀:
Proof-reading小秘訣:留意動詞與連詞的關係
中學文憑試成績公布後的上訴程序
JUPAS大學面試小錦囊(履歷篇)
四個改善你英語水平的iPhone Apps
操Past Paper心得


2012年3月3日 星期六

逾萬三港生赴歐洲升學

海外升學一向是本港莘莘學子的選擇,其中歐洲更是近年的升學熱點之一,去年有逾一萬三千名港生前往歐洲各國升學,較前年同期上升了百分之十,而以英語授課的課程數目亦大幅增加。有畢業於德國大學的港生表示,歐洲學費普遍較本港便宜,加上回流本港後的就業前景理想,鼓勵應屆考生報讀歐洲院校。

歐洲聯盟駐香港及澳門辦事處主任簡倩蕾表示,近年港生前往歐洲各國升學有上升的趨勢,以去年為例,前往當地修讀一個學期或以上的學生達一萬三千人,較之前一年同期上升了一成。她預計,今年在「雙班年」的影響下,報讀歐洲院校的港生會較去年進一步增加。

簡倩蕾又指,由於歐盟希望吸引優秀海外生前往當地升學,故不少院校已劃一當地學生及海外生,包括港生在內的學費。另一方面,過去不少港生對歐洲卻步的主因是不諳歐洲語言,簡倩蕾稱,以英語授課的課程數目已大幅增加,語言對海外生來說不再是學習障礙,以丹麥為例,已有逾五百個課程以英語授課。

港生張慧芝剛於德國紐倫堡喬治西蒙大學畢業,修讀國際商業的她坦言,港生大多選擇美國、英國、澳洲等地升學,認為前往德國是另類的選擇,「曾聽過身邊的朋友指,德國的學費較本港便宜,一個學期的學費只需約五百歐羅,加上當地提供多元化的實習機會,故完成高考後報讀德國的大學。」現職於香港管弦樂團的她又指,回流本港後的就業前景理想,鼓勵應屆考生
報讀歐洲院校,惟需留意各院校的報名時間。

另一港生謝潔盈,在完成科技大學環球商業管理學士後,選擇遠赴法國商科聯盟國際商學院,攻讀一年制的市場學碩士課程。她坦言,報讀法國的院校須提交多項文件,包括會考、高考、GMAT等成績及推薦信,校方會以電話進行入學面試。「當地院校着重表達技巧,港生在面試時宜多主動與對方交談,以增加入學機會。」

來自十二個歐洲國家,包括法國、德國、英國、意大利、西班牙等五十所大學,將於本月十及
十一日,於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行歐洲高等教育展覽,屆時將有學成歸來的港生與在場人士分享經驗,大會亦設有工作坊教授參觀者認識不同的歐洲語言。

(資料來源:逾萬三港生赴歐洲升學 ﹣ 《星島日報》2012年3月3日)



延伸閱讀:
Proof-reading小秘訣:留意動詞與連詞的關係
中學文憑試成績公布後的上訴程序
JUPAS大學面試小錦囊(履歷篇)
四個改善你英語水平的iPhone Apps
操Past Paper心得


2012年3月2日 星期五

視藝練習卷藝術評賞表現一般

(星島日報報道)曾觸發考評風波的中學文憑試視覺藝術科,考試及評核局昨公布練習卷的考生表現,在抽取八校共一百份考生試卷中,考生在滿分二十分的藝術評賞部分平均只獲十二分,卷一以內地維權作家艾未未《兩腳桌》的題目,最終只有兩人作答。考評局呼籲考生撰寫不計分的「創作自白」,讓閱卷員了解創作意念,又更新評分準則及分數描述,明確界定不同考生表現的評分。

視藝科設有卷一「視覺形式表現主題」及卷二「設計」,兩卷各設五選一的選答題,每題設藝術評賞及藝術創作兩部分,各佔二十及八十分。考評局代表昨在首場教師簡報會上透露,在藝術評賞部分,大部分考生掌握表象描述、形式分析及意義詮釋三方面的要求,但評價方面普遍表現稍遜。考評局在會上透露,考生在藝術評賞部分平均得分為十二分,最低僅得五分,但亦有考生獲滿分佳績。

卷一方面,以艾未未《兩腳桌》及王懷慶《大開大合》為題的第二題,最終僅得兩人選答,分別考獲三十四分及六十五分。表現較佳的考生,在評賞部分指兩件藝術品解作表達家庭關係的支離破碎,與艾未未以此諷刺傳統中國文化被扭曲的原意大相逕庭,但他仍獲得十一分。考評局代表重申,藝術評賞無特定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獲得分數,又認為提供作品創作背景等文字資料,對考生答題幫助不大。

最多人選答卷一關於天使形象的題目,有考生以一列舊樓為構圖創作炭筆畫,但天使形象並不明顯,閱卷員留意到考生在「創作自白」,交代畫上天台有取材自安東尼.葛姆雷雕塑《北方天使》造型的天使,參考其藝術評賞後決定酌量給分。考評局代表在會上呼籲,儘管「創作自白」不計分,但有助閱卷員理解創作意念及展現考生的判斷,「不寫會變相失掉很多分數」。

考評局在會上亦公布最新修訂的評分準則與分數描述,詳列各級考生表現的評分標準,以藝術評賞為例,若考生把不同切題焦點連結,發現隱藏細節,並作出獨特理解,才能在「表象抽述」一項全獲五分。視藝教育關注核心小組召集人梁崇任指,答卷樣本與評分準則均顯示,考評局在評分上較為放鬆,「在現時的考評方式下,考生根本難取高分,現階段只能以此兩招作為補救性措施,盡量多給一分得一分,否則文憑試便會『傷亡慘重』」。

資料來源:
視藝練習卷藝術評賞表現一般 ﹣《星島日報》2012年2月28日

延伸閱讀:
中學文憑試成績公布後的上訴程序
香港中學文憑試成績與GCE A-Level、UCAS以及IB的成績對照
數學模擬文憑試平均49分
HKDSE考場實戰小貼士(英文聆聽和Integrated Skills)
操Past Paper心得

通識教育不及格,不影響在台申請大學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HKDSE)通識教育科分數即使很低、甚至不及格,並不會影響考生在台灣申請大學學位。

今年香港高考人數將創下新紀錄。與此同時,台灣各大學對於HKDSE的通識教育科採取了寬鬆態度。

通識教育為新學制的核心科目之一。如果想升讀香港的大學,考生的通識教育、中文、英文和數學成績必須達到一定水平。

台灣海外聯合招生委員會發言人說,取消對通識教育科的要求,是為了向其他科目成績較好的香港學生提供更多機會。

她表示,通識教育可以終身學習,學生進入台灣的大學後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學習。

延伸閱讀:


海外升學秘笈:赴澳修營養學 自製瘦身餐單

香港瘦身熱潮持續,為了苗條身材,你或許試過進餐前先計算卡路里的吸收分量,嚐盡所有坊間的瘦身餐單,甚至光顧纖體中心。但你又有沒有考慮過成為真正的營養師?既可為自己度身訂造合適的營養及健康餐單,亦可幫助有需要人士。

營養師主要從事有關食物及營養的諮詢工作,為有需要人士作營養治療,從而改善其健康狀況,並達致預防治療疾病的效果。營養師的工作範圍十分廣泛,除可從事纖體瘦身的顧問工作外,亦可在公立及私營醫院、社區健康中心、老人院、健身中心、食品工業或者飲食業執業。

港無營養師註冊機制

根據香港營養師協會資料顯示,香港政府現時並無設立為營養師註冊的部門及機制。要成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署及香港醫院管理局認可的營養師,必須持有英國、澳洲、美國或加拿大的營養學學位、研究生文憑或同等學歷,並合資格在頒發學位或研究生文憑的國家註冊成為營養師,才獲香港政府承認。

澳洲是修讀營養學課程的熱門國家之一。根據澳洲營養師協會的網站資料顯示,全澳洲目前約有14所大學所開辦的營養學課程獲其認可,當中包括學士學位、研究生文憑及碩士學位課程等,詳情可瀏覽http://www.daa.asn.au/。

要畢業必須校外實習

以位於澳洲墨爾本的Monash University為例,其營養和飲食學學士學位課程為期4年,最低入學要求為香港A Level達BBC級成績(其中1科必須是化學科)/新中六HKDSE最佳5科(只計算Category A&C的學科)最少達55444級成績,以及英語需達IELTS 7分。此營養和飲食學學士學位課程主要分為4個主題範疇:1.個人發展和專業實踐;2.公眾健康和營養的決定因素及影響;3.健康與疾病的營養基礎;4.食物:從科學到系統修讀。其他學科包括:個人和專業層面的營養學、科學基礎、食品和營養科學、評價證據:營養和人口健康、綜合科學系統、在營養學中的應用研究方法;食品:科學,安全,標準和技能、營養學的技能和模擬實踐、公共衛生營養學,以及營養規劃等。另外,必須進行有監督的校外實習,學生有機會安排於市區或郊區的診所或醫療機構進行臨床營養學實習。

至於未合資格直入大學修讀學位的中七、新中六或新中五同學,可考慮於Monash University的附屬學院Monash College先修讀一年制的大學基礎課程。 ■尚學堂(Ada Tam)
(標題和小題為編者所加)

資料來源:
海外升學秘笈:赴澳修營養學 自製瘦身餐單 ﹣《文匯報》2012年2月21日


延伸閱讀:
通識模擬試 雙評偏差達六分
模擬文憑試放榜 助生涯規劃
中學文憑試成績公布後的上訴程序
HKDSE考場實戰小貼士(數學必修單元篇)


2012年2月3日 星期五

文憑試三科校本評核延呈分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中學文憑試將在不足兩個月內開考,各個中六級科目的校本評核呈分,陸續踏入最後階段,考評局最近發出通告,指因應學界要求,三個中六級學科的校本評核呈分「死綫」,將延期至下周一,為老師提供緩衝期。

該三科為歷史、設計與應用科技及視覺藝術科,前者原定的呈分限期為上月二十七日,後兩者則為上月三十日。

考評局指出,該三科不少老師向考評局表示時間不足,要求延期呈分,考評遂決定延長限期至下周一,即本月六日。

(資料來源:《星島日報》文憑試三科校本評核延呈分 2012年2月1日)

延伸閱讀:
通識模擬試 雙評偏差達六分
模擬文憑試放榜 助生涯規劃
中學文憑試成績公布後的上訴程序
HKDSE考場實戰小貼士(數學必修單元篇)



城大設逾三千副學士學額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新學年新舊制兩批中學生同時爭奪大學學額,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預料副學位課程同樣競爭激烈。城市大學專上學院明年將提供逾三千個副學士學額,當中六成五將預留予高級程度會考考生申請,預計六人爭奪一學額。為配合今年首度推出的網上報名平台E-APP,該校將提早於放榜前進行面試,並於六月中發放近五千個有條件取錄學額。另外,為協助學生銜接四年制大學課程,下學年課程將增加三學分,加強通識培訓,但學費同時相應上調四千五百元至九萬四千五百元。

雖然新舊兩批學生同時畢業,副學位競爭將更加激烈,但城大專上學院副院長(策劃)蔡耀權表示,鑑於校園面積有限,加上須確保課程質素,下學年提供的副學士學額將維持在三千多個,與去年相若。「去年學院收到超過一萬一千份入學申請,今年有超過十萬名考生,我們預期會收到二萬份申請,約六人爭奪一個學額」。

新舊制學生的招生將分開處理,當中六成五學額預留予高考學生,其餘三成半則供中學文憑試考生及其他合資格人士競爭。雖然城大將削減自資銜接學額,蔡耀權相信不會影響報讀人數。
蔡耀權續指,報讀人數大增,對院校造成行政負擔,鼓勵學生於下星期四起,通過專上課程電子預先報名平台「E-APP」報名。該校將於五月至六月進行面試,預料屆時將會見約一萬五千名學生,並依據學生校內成績和面試表現,於高考及文憑試放榜前發出約五千個有條件取錄名額,文憑試考生取得五科二級成績,即符合入讀資格。

該校社會科學學部署理主任張兆球指,為配合四年制大學課程,下學年起該校將改革課程內容。兩年制的副學士課程將增加三學分至六十三學分。由於學費按學分計算,故整個課程學費亦將由現時的九萬元,調整至九萬四千五百元。

新課程將加強語文、通識教育和共通能力課程所佔的比例,並新增中國文化/中國社會一科。張兆球表示,該科目將着重學生以批判角度了解中國發展,課程亦將談及「小悅悅事件」、貪污等敏感議題。

(資料來源:《星島日報》城大設逾三千副學士學額 2012年2月2日)

延伸閱讀:
JUPAS大學面試小錦囊(履歷篇)
JUPAS大學面試小錦囊
操Past Paper心得
數學模擬文憑試平均49分
文憑試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以及通識練習試卷已上載考評局網頁


教院英文教育 IELTS須達7.5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香港教育學院正名為大學一事備受關注,教院校長張炳良昨與傳媒茶敍時表示,教院已具大學規模,並於上月中向教育局呈交《正名大學最後準備》報告,現正等待教育局回覆,以進一步商討正名程序。另外,教院為提升學生語文水平,曾表示有意設「出關試」。據了解教院已因應不同學系,訂立語文水平標準,其中主修英文教育的學生,更須達國際英語測試(IELTS)七點五分。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轄下的質素保證局去年九月發表教院的質素核證報告,批評除主修英語的學生外,其他畢業生的語文能力「有待改進」。

去年的八大院校畢業生國際英語測試(IELTS)成績,教院畢業生平均獲得六點三六分,於八大中「包尾」。教院校長張炳良曾表示,考慮增設語文出關試,以提高學生雙語水平,新的語文
政策將適用於下學年入學的文憑試學生。

據了解,教院已就英文水平訂立標準,其中對於主修英國語文教育學生,要求最高,總體成績須達國際英語測試(IELTS)七至七點五分,或其他國際英文測試的同等水平。教院亦已訂立多個國際英文測試的成績換算準則,包括托福(TOEFL)。而其他學系的語文水平要求,則會按需要訂定。據了解,主修體育教育的學生英文要求不高,只須達六分便可符合「出關」要求。
另外,教院上月中向教育局呈交《正名大學最後準備》報告,闡述教院過去數年的改變。張炳良強調報告並非正名申請。現時教院正待教育局回覆,短期內將於教育局正式就正名一事商討,校董會亦將約見當局,相信正名指日可待。

對於教育局發表聲明,指院校獲得大學名銜的其中一個重要考慮,是新課程最少有一屆畢業生。張炳良表示,教院以教育學士課程為主,不應只看非教育類課程。

他又認為,部分社會人士對教院仍抱有「十多年前的看法」,對學生不公平,故教院對正名十分執着,「今天仍未叫大學,也有些不開心,但也明白要有特定的程序」。

對於能否於今年內完成教院正名,張炳良表示,「『功成』並不是我自己一人,是所有師生、校友和教育界人士的努力,若教院可以正名,是社會的勝利」。他又指,與鄰近地區比較,香港的大學數目不多。若香港有意發展成教育樞紐,須有不同角色的大學,互補不足。

張炳良任期將於明年一月屆滿,他指校董會已就續任問題啟動程序,包括成立小組諮詢持份者意見,現時不適宜發表意見。他表示,自己決定是否續約時須考慮兩個因素,包括自己可以發揮甚麼作用,以及機構如何看自己,他指過去數年已盡最大努力,推動教院轉型。

(資料來源:《星島日報》教院英文教育 IELTS須達7.5 2012年2月1日)

延伸閱讀:
中學文憑試成績公布後的上訴程序
模擬考試後考生常出現的壞習慣
香港中學文憑試成績與GCE A-Level、UCAS以及IB的成績對照
Proof-reading小秘訣:留意動詞與連詞的關係
牛津畢業試慘不忍睹 考生「across」都串錯


2012年1月24日 星期二

Proof-reading小秘訣:留意動詞與連詞的關係

雖然屬「舊制」會考及高考的必考部分,proof-reading仍有可能在新高中英語考試出現,情況就如考評局在改變2007年英國語文會考模式,proof-reading不再成為必考部分,可是卻在2008年的Paper 1A再次出現

因此,掌握proof-reading的招式,對DSE英國語文成績也會有一定幫助。其中一種proof-reading的招式,就是留意動詞和連接詞的數目。

一般來說, 一個句子中,動詞的數量會比連詞(conjuctions/ relative pronoun)多一個,若句子中有兩個動詞,就應有一個conjunction/ relative pronoun。若有三個動詞,conjunctions/ relative pronouns的數量就應為兩個。

舉例說,2009年高考英國語文科曾經有一題:

The museum declined to say if the items insured, but it is believed the culprit will not be expected to buy for the damage.

在這句中,「declined」、「is」、「will not be」都是動詞(一般來說,前面加上「to」、gerund以及passive voice的動詞都不會被當作動詞,因此「to say」、「to buy」、「expected」、「insured」、「believed」都不應被視為動詞),而連詞則有「if」、「but」以及「it is believed」後被省略的「that」(一般it is believed 後都會加上that,但這裏的that可以被省略)。

因此,這句一共有三個動詞和三個conjunctions/ relative pronouns,動詞比正常少了一個。

要改正這句,有兩種方法:補上一個動詞,或者刪掉一個連詞。

細心觀察,考生應觀察到if the items insured這個子句中欠缺了一個動詞,而補上動詞的最常見方法,就是加上verb to be。因此,if the items insured應改為if the items are/ were insured。(「insured」之所以被視為passive voice,是因為我們知道「items」一字代表死物,而死物是不會為自己買人保險的,因此insured不會是active voice。)

這方法也有其缺陷,就是我們會很容易忽略英語省略法中被省略的字詞,如「as requested」被省略前應為「as it was requested」,「I think that...」、「The girl that I like」也可以被省略成「I think...」、「The girl I like」。不過,當考生於proof-reading苦無對策時,這方法也不失為拯救考生的一種偏方。

延伸閱讀:
HKDSE考場實戰小貼士(英文聆聽和Integrated Skills)
告別中式英語—不可不知的英語文法(Transitive verb/ Intransitive verb)
香港中學文憑試成績與GCE A-Level、UCAS以及IB的成績對照
中學文憑試成績公布後的上訴程序
教院英文教育 IELTS須達7.5
城大設逾三千副學士學額
牛津畢業試慘不忍睹 考生「across」都串錯


牛津畢業試慘不忍睹 考生「across」都串錯

【明報專訊】英國牛津大學向來人才輩出,但該校導師在學生畢業試評核報告卻批評,部分考生的表現「比高級程度會考(A-Level)水平好不了多少」,答題「準確度令人憂慮」,本科知識掌握不足,且明顯缺乏批判思維,無論英語和外語都不夠水平,連「erupt」(爆發)或「across」(跨越)等簡單字詞都會拼錯。

表現「比高考好不了多少」

《每日電訊報》引述牛津大學的畢業試報告,指儘管部分學生的優秀論文「足以刊於學術文獻」,可惜很多學生表現「平庸」,甚至差勁。英文科閱卷員更稱,考生的作答雜亂無章,「拋出一堆資料,卻不加以處理」。針對名著《傲慢與偏見》的英國女作家簡.奧斯汀的作答,存在「未經深思熟慮的差勁寫作」,對大文豪狄更斯的學術成就更知識「貧乏」。歷史科對亞歷山大大帝的事迹更「顯然瞎猜」。即使考卷題目每年都有所修訂,部分考生竟照背舊考卷答案作答。

無論是英文、古英語,或德文、西班牙文等外語,部分人都程度不足,法語翻譯令人「慘不忍睹」,意大利文「平庸」,俄羅斯會話差到「難堪」。

更糟糕的是學生似乎慣於打字,不僅筆迹差到難以辨識,而且因慣於依賴電腦拼寫檢查功能,連淺易英文如「illuminate」(照亮)、「bizarre」(離奇)、「blur」(模糊)、「buries」(埋)、「possess」(擁有)都拼錯。

教授批一蟹不如一蟹

考官批評,受高級程度考試的選擇題模式影響,學生只會機械式作答,缺乏常識和批判思考。
諷刺的是,牛津大學2010年有逾四分之一畢業生取得一級榮譽,63%獲二級甲等,只有1%屬三級,更無人因不及格無法畢業。
牛津大學發言人未就報道作出回應。但該校的基督學院教授奧本海默(Peter Oppenheimer)稱,如今學生質素「一蟹不如一蟹」。他將學生語文能力低,部分歸咎於「現時的學生未學過英文文法,又怎能學會外語文法?」

(轉載自:《明報》牛津畢業試慘不忍睹 考生「across」都串錯,2012年1月24日)

延伸閱讀:
Proof-reading小秘訣:留意動詞與連詞的關係
數學模擬文憑試平均49分


香港中學文憑試成績與GCE A-Level、UCAS以及IB的成績對照
四個改善你英語水平的iPhone Apps


2012年1月22日 星期日

中學文憑試成績公布後的上訴程序

由於首屆文憑試今年舉行,不少考生都擔心評卷員改錯卷的情況,這點筆者認為無可厚非。事實上,不少公開試都會出現改錯卷情況,以高考某些科目(如中國語文及文化)尤為嚴重。因此,筆者建議考生若在放榜後不滿意成績,應立即上訴,尤其是評分落差較大的通識以及中國語文科。

一般來說,考生若希望覆校核成績,應經校方申請,考評局官方的截止日期為放榜後5日,但校方訂的日期可能更早,因此考生最好放榜即日辦理上訴手續。覆核申請分為「積分覆核」和「重閱答卷」兩種,筆者建議選擇後者,因為積分覆核只包括驗證積分的計算是否正確。

另外,覆核成績結果供佈後,考生仍有一次上訴機會,若考生對自己表現有信心,可再申請覆核一次。注意的是,若兩次覆核後的等級都比原來的低,考評局並不會把考生成績降級。

最後,考生亦可根據《個人私人條例》向校評局索取答題副本以及口試錄像,詳情請留意考評局最新公布。

延伸閱讀:


2012年1月21日 星期六

模擬考試後考生常出現的壞習慣

1. 懶
經過一個甚理兩個星期的模擬考試,學生往往潛意識上以為自己可以放鬆一下,「獎勵自己」。事實卻是,真正的挑戰已經十分接近,考生應維持模擬考試前讀書的習慣,若成績未如理想,就更應加倍努力。模擬考試的成績對大學的參考價值極低,考生大可以輕鬆面對,因為這只是一個找出自己弱點的機會,模擬考試後發生的事情才提關鍵。

2. 開夜車
一般來說,考生都需要少許時間適應自己生理時鐘的改變,因此開夜車的考生應在試前一至兩星期開始每晚十一時前睡覺,七時左右起床,令身體早一點適應考試節奏。否則考生可能會沒有精神應付考試,甚至因此生病,得不償失。

3. 只顧溫習成績差的科目
現今各大中學的模擬考試質素參差,模擬考試的成績雖有一定參考價值,但學生更應該參考自己在過往試題的表現。再者,若只顧溫習成績差的科目,考生很可能會忽略其他科目的弱點。相反,考生應適量調整溫習時間比重,若模擬考試的表現和理想有距離,可酌量加重溫習時間。

4. 不良飲食習慣
所謂「病從口入」,考試前暴飲暴食,或者是常吃肥膩煎炸的食物,都可令身體抵抗力變差,或者消化不良。考生應在考試前吃較清淡的食物,考試過後大吃大喝也未遲。

延伸閱讀:
Proof-reading小秘訣:留意動詞與連詞的關係
中學文憑試成績公布後的上訴程序
通識模擬試 雙評偏差達六分
數學模擬文憑試平均49分
JUPAS大學面試小錦囊
HKDSE考場實戰小貼士(數學必修單元篇)
模擬文憑試放榜 助生涯規劃


通識模擬試 雙評偏差達六分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為提升考生對中學文憑試通識教育科的應試能力,香港通識教育會早前舉辦通識科卷二模擬試,超過一千五百名高中生參與。該會副會長黃家樑指,試後分析發現考生成績參差,亦發現在抽查部分試卷作雙評後,教師評分有二至六分偏差,「足以降低一至兩個等級」,建議當局提供具體評分指引,並減省課程內容,令學生較易吸收。

通識教育會於去年十一月舉辦四場通識科模擬試,來自一百一十七所中學共一千五百多名高中生參與,當中大部分為應屆文憑試考生。模擬試只考核文憑試通識科卷二資料延伸題,模式與文憑試有少許分別,考生只須作答一道涉及全球資訊科技發展的必答題,而不是三選一作答。
該卷以二十分為滿分,考生平均取得十一分,達及格水平,但成績參差,「有三十所學校的學生分數差距超過十分」。該會副會長黃家樑認為與課程設計及內容有關。「聽聞有學校去年十一月時,中六級通識科仍餘下兩個單元未完成,可見課程太廣泛,部分學生或未能熟習。」他建議當局將六個單元分為必修及選修單元,減輕學生壓力。

該會亦抽查其中二十份試卷,發現在雙評制度下,仍有三成試卷評分有二至六分偏差,黃家樑指「足以降低一至兩個等級」,建議當局制定清晰評分指引。「現時指引的字眼含糊,如『離題便會低分』,但每人對離題都有不同定義,建議指引羅列部分可接受的觀點,供閱卷員參考,縮窄主觀性。」

此外,該會會長許振隆認為,通識卷一資料回應題較卷二要求高,建議卷一減少一道必答題,令考生有充足時間作答。他又建議,當局增加對學校的通識科撥款,改善考生的學習差異。

資料來源:《星島日報》通識模擬試 雙評偏差達六分

延伸閱讀:
中學文憑試成績公布後的上訴程序
香港中學文憑試成績與GCE A-Level、UCAS以及IB的成績對照
模擬考試後考生常出現的壞習慣
HKDSE考場實戰小貼士(英文聆聽和Integrated Skills)
Relative Clause…什麼時候需要加逗號(Comma)?
模擬文憑試放榜 助生涯規劃


2012年1月20日 星期五

模擬文憑試放榜 助生涯規劃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距離首屆中學文憑試開考尚餘兩個月,八百五十名來自大嶼山六所中學的應屆考生,昨參與聯校模擬放榜。考生接過校內成績預測的模擬成績單,即時要為升學、就業進行抉擇,自行到專上院校與僱主機構進行面試。有成績未如理想的考生一心打算重讀,其後發現副學位課程更適合,更獲院校有條件取錄。主辦機構建議考生應認清興趣與目標,早日作好生涯規劃。

聖公會東涌綜合服務中心昨舉辦聯校文憑試放榜日,安排二十多所專上院校及僱主機構參加,為八百五十名區內考生即時諮詢及面試。每名考生均獲發以校內成績預測的文憑試成績單,就讀嗇色園主辦可譽中學的尹美兒及謝冬怡,四科主科分別考獲「三二三二」與「四一二三」,成績未達升讀大學門檻,尹美兒坦言「成績大失預算,若是真正放榜,一定會哭」。

兩人最初計畫重讀中六,對副學位課程興趣不大。因成績未達大學門檻,他們填寫個人性向的問卷後,先後到香港專業進修學校、嘉諾撒聖心商學書院、東華學院等院校攤位,查詢入學資料,主攻商科課程。兩人最終獲嘉諾撒聖心商學書院有條件取錄,只要中、英文等五科及格,即可入讀兩年制商業學高級文憑課程,每年學費約四萬元。

一心打算原校重讀中六的謝冬怡,最後到「重讀面試區」進行面試,負責教師盧燕芳坦言,重讀對謝冬怡並非理想選擇,「在半年時間內把英文科成績由『一變三』很困難,其實副學士、高級文憑畢業生銜接大學的成功率不低,若有意攻讀商科課程,亦可取得專業基礎與資歷認可,應該多給自己選擇」。

經過模擬放榜,謝冬怡發現重讀並非想像般理想,「原地踏步只會浪費時間」,她考慮報讀高級文憑或副學士課程,亦會積極備試,力求提升英文科成績。尹美兒則直言「不再想重讀!」,會比較不同副學位課程的升學銜接安排,又考慮報讀專業教育學院(IVE) 。她們的同學方子逸雖考獲「五三四四」,但擔心文憑試稍有失準,無望升讀大學,「自資課程學費太昂貴,若不幸失手,一定會重讀」。

聖公會綜合服務總監鄭麗玲建議,考生宜先了解自己的性格及興趣,盡量搜集升學與就業資訊,「最重要是有選擇,別局限出路」。她又呼籲考生,若感到困擾,應主動向社工、家人或老師求助。

資料來源:《星島日報》模擬文憑試放榜 助生涯規劃 (2012年1月16日)

延伸閱讀:
數學模擬文憑試平均49分
模擬考試後考生常出現的壞習慣
操Past Paper心得
香港中學文憑試成績與GCE A-Level、UCAS以及IB的成績對照